平土村油茶種植基地
有序復工復產春耕忙
時下,恰逢春耕時節,平土村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緊抓產業發展不放松,帶動在家和返鄉農民工就近就業務工,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工人在油茶基地務工
村民郭禮力在油茶基地打工已經5天了,50斤1包的水泥,他一天最少要搬10余袋上山。“我們響應政府居家隔離的號召,都有一個多月沒出門了,都快憋壞了,這幾天出來做農活,特別的開心。”郭禮力說道。
平土村“第一書記”石啟志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我們接到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的通知后,就開始積極與貴州金燦燦油茶開發有限公司對接,挖通產業路,召集群眾開始春耕種苗工作,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把遭受的損失補回來,僅今天就有60多名村民在油茶基地里務工,每天工作8小時,60元一天,還包一餐中餐。”
引進龍頭做示范
“平土村平均海拔420米,是我們兩個油茶品種湘林210號和湘林27號種植的最佳選址,通過多次對接,我們公司最終才將基地選在這個區域。”貴州金燦燦油茶開發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喻邦召在油茶基地內告訴記者。
平土村油茶種植基地
“從政府通知可以有序開展復工復產以后,2月27日,我們就第一時間組織人員挖出了這條產業路,并在3月11日正式安排工人開始栽種工作。”在新挖出的產業路旁,喻邦召說道。
據了解,貴州金燦燦油茶開發有限公司已在平土村流轉土地700余畝,準備了5萬余顆茶油苗。畝產預計800—1000斤果,出油率在30%—40%。根據品種不同,將會兩年結果和四年結果。下一步,該公司預計還將在平土村、岑字村流轉土地3000畝,將油茶產業做大做強。
按照“公司+農戶+合作社”的“721”分紅模式,平土村的產業發展正在逐步壯大。
煥發“新活力” 讓“雁”留下
走進油茶基地,另一名管護員姚祖成正在和前來務工的村民分享種植經驗。“要先除草,除草過后就開始打洞、施肥、種油茶苗,后期就要觀察病蟲害和掛果情況。”生動有趣的培訓內容讓油茶基地里不時傳來陣陣歡聲笑語。
“聽懂了,我馬上下地干活了。”當姚祖成分享完種植經驗,就有一名群眾拿上鋤頭先行走進了油茶基地里。
村民姚本近
這名群眾叫姚本近,40多歲,幾天前還在浙江的飯店務工,當村里面的干部向他們外出務工的人告知村里開辦了油茶產業,并且需要勞動力的時候。姚本近便辭掉了浙江的工作,回來務工。
“如果家鄉能務工,我也不想出去了!”姚本近林高興地說,現在老家的油茶產業發展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就近務工,不僅能顧家,每天還有60元的收入。
工人在油茶基地務工
平土村發展油茶產業后,“雁”歸來的不僅姚本近一人。村民楊通奎2月23日就已經前往廣東開始打工,當村里面發展油茶基地需要開挖道路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將楊通奎等3人從外地請了回來開挖機,工資4500一個月。
和姚本近、楊通奎等人一樣,管護員姚祖成一家4口在2月下旬就前往廣東進場打工。當得知村里面發展油茶基地需要管護員的時候,妻子非常支持他回家鄉建設發展。如今,他與油茶基地已經建立起了深厚感情。
看著一株株油茶苗栽種下地,“第一書記”石啟志感慨地說:“如今的平土村,借著農村產業革命、實施鄉村振興的春風,打出產業發展組合拳,一個個產業項目,如辣椒、油茶基地等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依靠產業帶動,一個個脫貧故事正在精彩上演。”(代旭東 陳明)